1. 曝光
此功能模拟真实摄影机的曝光功能,用于调整画面整体亮度。
手动曝光
关闭“自动曝光”开关,即进入“手动曝光”模式,鼠标拖动曝光控件即可控制画面整体明暗变化,也可输入具体的数值。
曝光值越高,画面越明亮,曝光值越低,画面越黑暗。手动调整曝光值,要在调整时关注画面中的信息量,尽量避免让画面中出现大面积的“过曝”或“死黑”。
自动曝光
开启自动曝光开关,渲染器会自动分析画面亮度,调整到适中的数值,类似于人眼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或从黑暗环境到明亮环境)时自动适应的效果,或者说类似于“傻瓜相机”的自动曝光效果,可以快速为你找到一个合适的曝光度基础。
2. 高光局部曝光
压制场景中的高光部分,减少过亮区域导致的细节丢失。
3. 阴影局部曝光
亮化暗部区域,展现更清晰的细节。
4. 对比度
调整画面亮部与暗部区域的亮度差距。
降低对比度会提亮暗部,压暗亮部,随着对比度的降低,像素的明暗色值逐渐趋于中灰色,营造出一种偏灰、褪色的效果,极端情况是画面完全变成中灰色。提高对比度会加强亮部与暗部的亮度对比,画面的素描关系会增强,立体感会增加,过高的对比度值会带来高光区过度曝光和暗部死黑:
色调映射曲线:
高光、阴影、反差参数,共同控制着“色调映射(Tone mapping)曲线”,这条曲线决定了渲染器计算出来的高动态范围信息以何种方式映射到低动态范围的屏幕上,曲线基本形态如下:坐标横轴代表渲染器计算出的信息,纵轴代表映射到屏幕上的信息。
曲线的右上方逐渐平缓,趋近于略大于1的数值,意味着“随着亮度的上升,像素逐渐趋近于纯白色”。由于高光区是慢慢趋近于纯白的,所以在这条曲线的帮助下,可以在屏幕上多看到一些高光区的细节。左下角的曲线形态意味着暗部是慢慢趋近于死黑色的,逐渐平缓的曲线映射帮助我们保留了更多的暗部细节。
色调映射曲线右上角的区域,被称为“肩部(shoulder)”,左下角的区域,被称为“趾部(toe)”。
以下详细解释一下3个控制参数带来的影响。
5. 高光
控制曲线右上方的“肩部”形态,会影响画面的高光区:
高光参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在画面过曝的时候,向左拉动高光控件,可以找回过曝的高光细节。如图所示,原本过曝变白的区域,细节内容被拉回到屏幕中
2.向左压低高光数值,会让高光区细节自身的对比度降低,反之则可以提高高光区细节的对比度。如图所示,向左拉动控件,高光区细节对比变弱,反之增强:
6. 阴影
控制曲线左下方的“趾部”形态,会影响画面的暗部:
实际使用时,降低数值,会看到更多的暗部细节,同时暗部整体对比度下降、偏灰。拉高数值,会把更多的暗部细节压成“死黑”,相应提高了暗部内容的对比度:
7. 反差
控制曲线中段斜线部分的斜率,会影响画面高光区和暗部的明暗反差:
反差参数在实际使用中,向左拉动控件,压低参数,会让画面偏灰,最终变黑,向右拉动则会拉开明暗差距,最大值往往会让画面出现死黑和过曝,找到适中的数值即可:
8. 白平衡
白平衡参数有两个作用:
- 后期校准画面的白平衡,抵消空间中不同色温的光源带来的偏暖或偏冷的效果,把画面中的“白色”还原成“白色”(更确切地说是把灰色物体还原为灰色。)
- 艺术处理,根据画面的需要,后期为画面增加偏暖或偏冷的色彩倾向。
这实际上是一个与色温有关的控件,默认值是6500,单位是开尔文(K)。
值得注意的是白平衡控件的颜色以及参数对画面的影响效果:白平衡是一个后期处理参数,控件的颜色与物理上色温的色彩是相反的。
原因如下:首先要知道色温越低的光越偏黄(如 3000K),色温越高的光越偏蓝(如 8000K),而后期处理中的白平衡参数,则是需要用户指定场景光源的色温,以便抵消掉其色彩倾向。
例如:某场景由3000K的暖色主光源照亮,那么理论上只需要在后期白平衡参数中输入3000K,摄影机便可以抵消掉偏暖的倾向,把白色的物体拍摄成白色。
所以,在后期白平衡控件中,色温值越低,画面中后期加入的蓝色倾向就越多;色温值越高,画面中后期加入的黄色倾向就越多。
9. 色调
与色温参数互相配合,通过调节青色和洋红色范围来调整场景的白平衡色调。
10. 泛光
让画面产生泛光效果。画面会模糊、晕开,尤其是在较暗背景上的高亮物体,可看到更为明显的泛光现象,控件数值越高,泛光效果越明显:
11.镜头光晕
模拟真实摄影机镜头在逆光拍摄高亮光源时产生的光晕效果(也有译作“镜头炫光”),在画面中,一连串的光晕效果沿一条穿过画面中心的轴线分布,控件数值越大,效果越明显:
12. 太阳光芒
用于模拟镜头直接拍摄到的太阳附近的彩色光芒。
此参数仅对 地理天空(无论是否开地理天空-自定义太阳) 生效,HDRI-太阳暂不支持。
13. 暗角
模拟真实世界中相机镜头四角亮度平缓降低的渐变效果。
14. 色散
模拟真实世界相机镜头颜色变换的色散现象。
15. 饱和度
控制画面中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度。
饱和度越高,色彩越接近纯色,即RGB三个色彩分量的数值彼此之间差距变大;饱和度越低,色彩越趋近于灰色,即RGB三个色彩分量的数值趋于相等。饱和度数值拉到最低,则像素 RGB 值完全相等失去色彩倾向,只有明暗变化,画面变成“黑白图片”: